城市化时空演变对特大城市群区域碳储量影响的评估——以中国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刘志成)

 

摘要全面认识城市化演变与碳储量的关系,对于区域低碳发展和减缓全球变暖至关重要。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典型特大城市群(长三角地区)为例,引入改进的城市化指数评价其城市化水平,分析城市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来,长三角城市化水平增长了3.25倍,其间碳储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共减少6.56 x107t,且城市化与碳储量的负相关性逐渐增强。最后,碳储量的空问损失表现为城乡结合部>农村>城市发达地区。从阶段特征看,以向外扩张为重点的城市发展期损失更快。研究结果指出,要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实现碳库保护,应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控制城市化发展模式。本研究为如何协调区域城市化与碳库服务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特大城市群地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关键词:城市化;碳储存;特大城市群区;InVEST模型;时空的影响;TVANUI

 

原文链接:

https://www.mdpi.com/2071-1050/15/19/14548

 

思考延伸:(1)从2000年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出现了快速城市化,TVANUI指数增长了3.3倍,碳储量相应减少了6.56×107t。总体碳储量格局呈现“西南高东北低”格局。(2)城市化与碳储存之间的负相关性逐渐增加,并被证明符合对数函数关系。(3)城市化对碳储量变化强度的影响在空间和时间上是不均匀的。从空间上看,发展中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发达城市地区的碳储存损失=9:6:1,发展中城镇地区(城乡结合部)的碳损失最大。从时间上看,扩张主导发展模式下的碳储量损失比集中发展模式下更快。研究表明,在关注城市和农村边缘地区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城市发展模式。(4)从碳损失密度来看,2000-2020年,碳损失最密集的地区从发达城市地区向发展中城市地区转移。它还为预测城市群碳储量的未来变化趋势提供了信息。

 

 

 

 

 

 

 

 

 

 

 

团队:低碳数字植物园

版权:归低碳数字植物园所有

转载:欢迎转载,需在文章中写明原文链接并保留此段声明,若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联系邮箱:lcvbgarden@126.com

 

首页    文献检索库    【文献】城市化时空演变对特大城市群区域碳储量影响的评估——以中国长三角城市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