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风景园林与前沿交叉领域”青年论坛暨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2022年9月24日,第二届“风景园林与前沿交叉领域”青年论坛暨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成功举办。受疫情影响,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合计参会人员约1500人。本次论坛诚邀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生态学和地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博士生,共同探讨学术思想、分享研究成果,旨在为国内外风景园林相关学科、行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跨界交流、学习共享与经验交流的国际平台。
本次论坛主题是多学科视野下的风景园林研究与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面对社会转型发展与变革需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风景园林学的研究与实践需要树立新理念、转向新思维、定位新方向,找寻新对策。
本次论坛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市景观生态化技术工程中心共同主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天津大学风景园林研究所、低碳数字植物园、风景园林学社、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学术委员会共同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学科评议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天津市生态学会、天津市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期刊、《景观设计》期刊联合支持。
天津大学主会场
威海市风景园林协会分会场
南京市河西滨江公园分会场
1 开幕式领导致辞
致辞嘉宾: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
贾建中
致辞嘉宾: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主任
关静
致辞嘉宾: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春彦
致辞嘉宾: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英才教授
朱玲
主持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教授
王洪成
2 主旨报告
王向荣 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
报告题目:《风景园林的过去与未来》
王向荣教授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现状,从风景园林再认识、风景园林理论之源、风景园林的宗旨与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自然系统演变规律、工业化之前土地利用及地表塑造的经验与思想、工业化之后依托自然的人工环境营建思想三个方位探寻风景园林专业发展历程,并指出风景园林的未来研究和实践方向在于维护人们享用土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持续和谐与平衡。
李树华 教授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绿康城市论》
李树华教授以东京——“大手町之森”为切入点,引出“绿康城市”的概念,从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绿康城市”建设原则、“绿康城市”构成要素三个方面展开。强调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倡导构建近自然人工生态系统、共生和循环的低碳理念,强调城市环境生态修复,并提出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营建原则。最后以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为例,为绿康城市的建设树立典范。
王忠杰 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报告题目:《绿色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初探》
王忠杰院长以绿色城镇化为切入点,探寻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方法。从我国城镇化的展望、生物多样性与国土空间规划、生物多样性与绿色空间营建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统筹发展观、国土空间规划中风景园林行业的工作重点,以及基于生物多样性目标的蓝绿空间与生境营建的规划设计。并以湖北武汉、北京、四川成都、海南海口等城市的生态网络、生态廊道构建和南昌市鄱阳湖动物栖息地保护为例,探寻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的方法。
车生泉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生态规划若干研究问题思考》
车生泉教授针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问题,思考风景园林生态规划的方法。从气候变化的影响、碳达峰和碳中和、近期相关研究三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工业革命以来气候变化的原因、中国的碳中和路径以及城市碳循环、乡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治理、气候变化多目标协同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与适应性规划模式。并以上海乐颐生境花园为例,以小见大,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未来风景园林的规划进行进一步的阐释。
王洪成 教授
天津大学
报告题目:《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绿色空间营建策略》
王洪成教授以双碳目标这一时代背景为切入点,探寻城市绿色空间的营建策略。从双碳目标与城市绿色空间、世界各国绿色空间低碳化策略、双碳目标对城市绿色空间特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展开。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双碳目标的提出背景,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新加坡、中国成都等地的低碳规划策略,植物群落、空间设计、总体规模和分布格局对城市绿色空间直接固碳与间接减排功能的影响。并以广阳谷森林公园、低碳创意花园、南翠屏公园等为例,介绍低碳的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方法,从而提升绿色空间全生命周期增汇减碳能力,推进低碳视角下城市的可持续更新。
主旨报告主持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春彦
3 分论坛
9月24日下午,本次论坛的3个分论坛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举行,青年学者、青年实践者和博士生都进行了报告分享。
3.1 分论坛一:气候变化与风景园林领域应对策略
主持人:天津大学风景园林系副系主任 张秦英副教授
主持人:太原理工大学 雷泽鑫 讲师
从左到右依次为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刘鸣、同济大学博士后汤湃、太原理工大学讲师雷泽鑫
青年学者报告分别以“一种简便有效的评估园林树木适应气候变化的新方法——以德国萨克森州为例”、“95 厘米的城市——景观社会学视角儿童户外公共空间使用方式研究”、“流域视角下黄土高原城镇群生态空间规划模式与策略”为题进行了汇报,探索多种风景园林领域针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
博士生从左到右依次为Kansas State University博士生李卓为、天津大学博士生李沐寒、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张雨、天津大学博士生王泽发
博士生从左到右依次为浙江农林大学博士生南歆格、天津大学博士生汪耀龙、四川大学硕士生郝又佳
博士生报告论坛分别以“城市政治生态学视角下的绿地环境正义中的决定因素”、“GI 格局影响区域气温的尺度效应和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城乡融合气候适应性评价”、“圆明园不同土山空间类型对风环境舒适度的影响研究”、“不同遮荫设计特征对城市地面停车场热环境的影响”、“气候变迁视野下的明清园林叠山风格转变”、“基于 LCZ 视角的城市热环境时空分异特征——以成都为例”为题展开讨论。
专家点评环节
点评嘉宾从左到右依次为胡一可教授、张秦英副教授、刘鸣副研究员、汤湃博士后
3.2 分论坛二:双碳目标与城市绿色空间实施方法
主持人:天津大学风景园林系副系主任 杨冬冬副教授
从左到右依次为东南大学副教授周聪惠、天津农学院讲师冀媛媛、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所长李新宇
青年学者报告分别以“新形势下城市绿地规划范式的转换及应对策略”、“基于低碳理念的景观全生命周期碳源碳汇量化研究——以天津仕林苑居住区为例”、“城市绿色空间助力'双碳'目标”为题进行了汇报,探索了双碳目标在城市绿色空间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博士生从左到右依次为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李豪、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郭茹、南开大学硕士生康濒月
博士生从左到右依次为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贾佳、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黄应辉、天津大学硕士刘庆
博士生报告论坛分别以“基于情景模拟的朝阳区生态网络演变及优化研究”、“城市绿地低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多元途径”、“天津城市蓝色碳汇空间分布与碳储量精准核算”、“寒地城市绿色空间立体监测及其碳汇潜势研究”、“如何促进居民选择低碳出行访问城市绿地?一种基于 ABM 的居民出行行为模式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热带地区碳储量评估与预测——以海南岛为例”为题展开讨论。
专家点评环节
点评嘉宾从左到右依次为李洪远教授、王洪成教授、孟伟庆教授、赵迪副教授
3.3 分论坛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主持人:天津大学风景园林系 许涛讲师
从左到右依次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助理教授张婧远、天津城建大学讲师李发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所长冯黎、城市空间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路青
青年学者报告分别以“困境与共生:动物包容性城市设计策略述评与应用启示”、“我国地质公园游客关注度等级划分及应对策略研究”、“公园城市背景下天府新区森林体系布局与生物多样性营建研究”、“城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流的格局与机制初探”为题进行了汇报,探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议题。
博士生从左到右依次为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罗俊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费凡、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夏哲一
博士生从左到右依次为南开大学博士生李龙沁、四川大学博士生李蓬勃、天津大学/特伦托大学博士生李佳滢
博士生报告论坛分别以“基于数字孪生的全球城市河道景观视觉感知研究”、“文化可持续性导向下的湿地公园水景观构建对策”、”将生态系统服务感知融入郊野公园适应性管理“、“中国 11 个城市群 161 市木本植物同质化驱动因素”、“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整合到城市规划干预的决策中——以天津市为例”为题展开讨论。
专家点评环节
点评嘉宾从左到右依次为朱玲教授、刘庭风教授、张婧远助理教授、李发明讲师、路青主任
第二届“风景园林与前沿交叉领域”青年论坛暨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成功举办。未来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分享风景园林行业与前沿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欢迎相关领域专家、同学们持续关注、积极参与。
团队:低碳数字植物园
版权:归低碳数字植物园所有
转载:欢迎转载,需在文章中写明原文链接并保留此段声明,若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联系邮箱:lcvbgarde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