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风景园林与前沿交叉领域”青年论坛暨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2021年9月25日,首届“风景园林与前沿交叉领域”青年论坛暨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成功举办。受疫情影响,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合计参会人员近万人,其中线上参会人员9000余人。本次论坛诚邀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生态学和地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博士生,共同探讨学术思想、分享研究成果,旨在为国内外风景园林相关学科、行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跨界交流、学习共享与经验交流的国际平台。

本次论坛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共同主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天津大学风景园林研究所、低碳数字植物园、风景园林学社共同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学科评议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天津市生态学会、天津市风景园林学会、天津市景观生态化技术工程中心、《风景园林》期刊、《景观设计》期刊联合支持。

 

天津大学主会场

 

日照市园林环卫集团有限公司分会场

 

 

1   开幕式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委员会主任王洪成教授主持开幕式,代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王洪成教授指出我们要以全新的理念看待风景园林的作用与担当,突破围栏和圈子,广纳各个学科行业力所能及。
 

 

2   领导致辞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李雄教授

李雄教授首先代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向线上线下的专家、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博士生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本次论坛充分反映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低碳循环发展的需求,展示了风景园林行业、学科与相关专业交谈学习的新趋势。学科的发展不能改变学科的综合方向,风景园林学科应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探索与实践。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齐崴主任

齐崴主任表示风景园林是典型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开发技术和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时,更多的是在开放的环境以及学科互动中共同解决,认为风景园林学科将担负起建设与发展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最后齐崴主任预祝本次论坛能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创新成果,共同引领研究创新的步伐。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春彦教授

张春彦教授代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对出席和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张春彦教授认为本次的论坛的特点是“前沿交叉”,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青年”一词则预示着行业和个人朝气蓬勃的前景,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未来风景园林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教指分委委员曹磊教授

曹磊教授表示本次论坛旨在共同探讨学术思想,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前沿交叉领域理论技术方法在风景园林研究与实践中的融合,建立风景园林与交叉学科的学术共同体,为国内外不同学科、行业的青年学者和实践者提供跨界融合、学习共享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将风景园林研究与实践水平推向新高度,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

 

 

3   主旨报告

 

刘滨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风景园林学的体系化思想》

刘滨谊教授认为万物生命体源自"三元",天地人“三位一体"是事物产生与存的规律,但是由于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和立足点的认知方式,使得对眼前问题关注有余,对长远问题考虑不足,缺乏对学科的综合把握,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李洪远: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中国大陆归化植物起源与时空分布特征》

李洪远教授首先提出"归化植物“这一概念,并指出中国的归化植物数量将持续增长20-30年。入侵植物越过地理障碍、局部环境障碍、繁殖障碍、扩散障碍、环境干扰最终入侵到新的区域,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外来物种入侵存在着一定的危害,因此具有防控的必要性。

 

 

孟伟庆: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

报告题目:《强人工千扰下生态理念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应用》

孟伟庆副教授围绕生态修复展开汇报,分别阐述了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必要性、生态修复实践中存在问题以及生态理念在生态修复的实践对策,最后指出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的积累成为自然发展的阻碍,因此生态学者应积极参与到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
 

 

赵迪: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副教授

报告题目:《参与式风景园林设计的组织模式与多元实践》

赵迪副教授以参与式风景园林设计的组织模式和多元实践为题展开演讲。她首先表示“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要求实现共建共享共治,风景园林设计的新模式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合力优化城市建设模式。最后,参与式设计联合工作坊为例介绍参与式设计完整步骤。

 

 

朱玲: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教指分委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城市更新背景下风景园林学科的机遇与挑战》

朱玲教授通过城市保护与更新研究与实践的进程总结出城市更新策略的演进特征是从固守到整合、从封闭到开放、从控制到疏导,并从智慧管理、激发城市活力、生态治理和创新城市居住体验四个方面提出城市更新的新方法,并介绍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实施方案。
 

 

4   分论坛

9月25日下午,本次论坛的3个分论坛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举行,共有包含青年学者、青年实践者和博士生在内的共计32人进行了报告。
 

4.1   分论坛一:“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前沿理论与方法”分论坛

 

第一排依次为东南大学副教授袁肠洋、绿苑景观规划设计(山东)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边慧、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总工程师王兆辰

第二排依次为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博士生卢研桦、南开大学博士生杜志博、天津大学博士生罗俊杰、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黄应辉

第三排依次为同济大学博士生周晓霞、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王韶含、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生王江、天津大学硕士生崔晶晶
 

青年学者报告以低影响开发背景下建成区山地海绵系统的构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改造以及基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的地形设计实践为报告主线,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基于建成区山地特征构建海绵系统的策略与方法,并且从人文历史角度分享了对威海市老城区鲸园文体公园与经区文体公园的改造设计,以及在实际设计建造过程中,竖向设计与LIM的结合探究。报告选取的案例切合实际,参考价值较高,为今后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博士生报告与讨论分别围绕疫情背景下公众参与式街区景观营建、渤海湾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数字孪生技术基础上的公园产汇流模拟、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规导则等方面,介绍了疫情引青年学者报告以低影响开发背景下建成区山地海绵系统的构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改造以及基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的地形设计实践为报告主线,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基于建成区山地特征构建海绵系统的策略与方法,并且从人文历史角度分享了对威海市老城区鲸园文体公园与经区文体公园的改造设计,以及在实际设计建造过程中,竖向设计与LIM的结合探究。报告选取的案例切合实际,参考价值较高,为今后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专家点评环节,朱玲教授认为大家目前需要思考重视的是论文创新性的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的创新性体现不充分,同时在论文中应当注重将实践内容上升到更加科学的研究层级;胡一可副教授认为有些论文仍需选取论文中提到的较大尺度概念比如格局层面以及一些较小尺度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针对题目中的专有名词例如少数民族区域应当如何体现与界定,目前表述不是很清楚;赵迪副教授指出汇报过程中对于题目的解读以及大小层级关系的体现存在一定问题,同时汇报内容中特色分析部分需要丰富加强。
 

 

4.2   分论坛二:“新时期风景园林历史与遗产保护研究与创新”分论坛

 

第一排依次为天津大学张蕾副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郭丽讲师、天津城建大学李源讲师、湖南建科园林有限公司罗翔高工

第二排依次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王之羿、天津大学博士生张瑶、天津大学博士生许家瑞、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李睿怡、天津大学博士生王玫、天津大学硕士生叶秋彤
 

青年学者报告分别以风景园林历史与遗产保护研究发展历程、三苏祠园林的三维数字化保护管理、北京六处佛教文物保护单位环境的公共感知与需求调查、长沙五一广场原点设计为基础,探讨了学科交叉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历史与遗产保护研究、西蜀历史名人纪念性园林三维数字化测绘保护研究、宗教遗产环境的公共感知与需求研究、长沙市地理与文化原点研究等研究课题。报告精彩纷呈,诠释了新时期风景园林历史与遗产保护研究与创新。

博士生报告与讨论分别以扎根理论、形胜思想、典籍图册、环境心理学、渤海国上京城遗址文化景观资源调查、文献古籍、社会空间理论为支撑,探讨了汉江中下游传统城镇风景构成、西夏京畿的山河图景、康有为一天园及其风景园林思想、中国古典诗词的景观意向、渤海国上京城遗址文化景观资源保护策略、中国传统景观“对景”"、北京天坛遗产地游客感知等研究课题。

专家点评环节,刘彤彤教授、刘庭风教授、张蕾副教授、王苗讲师、郭丽讲师五位老师对博士生报告分别进行了点评,强调新时期的风景园林历史研究需要大胆创新,呼吁新一代的学者要勇于探索新的理论,开辟新的道路,同时也号召大家要对我们的风景园林遗产尽早展开保护。
 

 

4.3   分论坛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方法研究”分论坛

 

第一排依次为清华大学助理教授康宁、南京林业大学工程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焦丽

第二排依次为依次为香港大学博士生李婷婷、清华大学博士生周怀宇、天津大学博士生韩轶群、天津大学博士生张天霖

第三排依次为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吴明豪、沈阳建筑大学博士生王睿、天津大学博士生李佳灌、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生张颖

 

青年学者报告部分,来自清华大学的康宁助理教授分享了健康城市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对城市绿色空间与健康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剖析,针对城市绿色空间体系进行健康体检,以构建健康绩效导向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南京林业大学工程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的焦丽高工的分享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可持续生态修复为主题,提出围绕人、组织、文化和生态系统的多学科融合发展,才能产生更具发展潜力的推动力。

博士生报告与讨论以河流的生态修复、城市绿地碳源碳汇、绿色基础设施为三大方向。对间歇性河流、河流的景观动态演变与生态修复、河岸带近自然植物群落配置进行了探究;研究碳中和背景下不同城市绿地尺度下的碳源碳汇过程;以绿地作为切入点,对生态化雨水系统的构建和评价全过程进行介绍。

专家点评环节,李洪远教授、王洪成教授、张秦英副教授、孟伟庆副教授分别对两组博士生报告进行了点评,强调多学科交叉的背景下,我们既要抓住机遇,多学科联动发展,也要清晰风景园林在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并重,在学科背景下的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凸显风景园林的学科特色。
 

 

 

 

 

团队:低碳数字植物园

版权:归低碳数字植物园所有

转载:欢迎转载,需在文章中写明原文链接并保留此段声明,若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联系邮箱:lcvbgarden@126.com

 

首页    合作交流    【交流合作】首届“风景园林与前沿交叉领域”青年论坛暨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